??? 神奇的隴東高坡。從上海跋涉2000余公里,記者終于站在這片赤土之上。
這里是中國小雜糧之鄉,高粱、大麥、綠豆等農作物耕耘大地之上,收獲健康與喜悅。綠色是這片黃土最動人的風景;
這里是中國能源之城,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礦產資源蘊藏大地之下,積累財富與自信。黑色是這片熱土最驕傲的資本;
然而,這片土地最耀眼的色澤卻是紅色,因為這里曾是中國革命之根,習仲勛、劉志丹、謝子長等革命先輩播撒勝利火種,留下不朽與希望......
慶陽,一個在中國地圖上并不起眼的小點,卻是中國最偉大革命征程的發源地。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長征途經慶陽市環縣,自此點燃了這片2.7萬平方公里的熱土.1937年,時任環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的習仲勛,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革命領袖,打響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山城堡戰役”,標志著紅軍長征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結束。作為六大“紅色圣地”之一,慶陽至今保留著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在這里,淳樸的民風,務實的作風,廉政的清風不時拂面吹過,讓人心生感慨。對于紅色文化,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也許早已忘卻,但在慶陽,在環縣,人們并沒有忘記,他們依舊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延續最本色的美麗。
紅色文化,生生不息
從慶陽市北上100余公里,途徑“習仲勛紅軍小學”、“中共陜甘寧省委省政府舊址”、“山城堡戰役紀念園”,記者來到了這片紅色文化的傳播源頭——環縣。
環縣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區,是陜甘寧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恩來同志當年就在這里簽發了山城堡戰役的進攻命令,從此改變了整個中國革命的歷史。此后,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更是在這里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里的人們民風淳樸、根正苗紅,當年老紅軍的廉政思想依然如春雨般滋潤著他們的心靈。
環縣從2011年以來開始實施“紅色廉政”工程建設,構建了以優良革命傳統為主題、以崇尚清廉為民為價值取向的富有老區特色的紅色廉政文化,大力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打造紅色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環縣積極主動地把紅色廉政文化建設融入到紅色旅游發展中,構建了河連灣陜甘寧省委省政府舊址紀念館、山城堡戰役紀念園、東老爺山紅軍長征紀念園和革命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廉政教育基地,建成鄉鎮和村級紅色廉政文化廣場12個,創建紅色廉政文化示范點17個,讓參觀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弘揚紅色廉政文化。
拓展紅色廉政文化傳播方式。在環縣電視臺、《環江之聲報》、縣委縣政府門戶網站上,你都可以看到專門設立的反腐倡廉專欄,革命老區精神、紅色優良傳統、廉政勤政先進事跡盡顯眼底。在重大節慶期間,縣政府還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發送廉政短信,編寫《紅色廉政文化教育讀本》,建立起立體式的網絡傳播陣地,擴大了廉政警示教育覆蓋面和影響力。
開展紅色廉政建設活動。結合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工作,環縣組織開展了“舉辦一場專題講座、上好一堂廉政黨課、開展一次革命傳統教育、開展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編發一本廉政教育讀本、舉辦一次廉政書畫展、組織一次主題演講賽、開展一次理論征文、組織一次廉政知識測試、編排一臺專題文藝晚會”等十個一活動,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回顧光榮革命傳統,激勵黨員干部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
陽光下的“生命工程”
2012年除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身披嚴寒來到環縣,看望廣大干部群眾,同鄉親們過大年并致新年問候,為環縣36萬人民送來吉祥與溫暖,送來精神與希望,送來奮進與鼓舞。
地處陜甘寧三省交界的環縣,山大溝深,十年九旱,曾經是有名的“上甘嶺”。居住在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要從幾十里遠的深山里取水養生,而且常常是半碗水半碗泥。鹽環定揚黃續建甘肅專用工程的實施,為這里人們的飲水揭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2008年11月,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陜甘寧鹽環定揚黃續建甘肅專用工程,總投資4.6億元,建成后,可解決縣城及縣北10多個鄉鎮20萬人的飲水問題,是名符其實的“生命工程”。工程開工以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原甘肅省委書記陸浩等領導多次親臨施工現場,檢查工程質量,聽取工程進展匯報,時刻關注著這項百姓翹首以盼的民心工程。
正因為這項工程耗資巨大,牽涉人口眾多,工程的安全、順利進行尤為重要。2008年底,慶陽市人民檢查院決定在鹽環定甘肅專用工程管理局設立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辦公室,專門負責監督資金周轉運用、干部廉潔自律、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等工作,確保了“工程優質,干部優秀”,實現了“水源清,民心暖”的目標。
三年來,該項目共完成招投標活動5次,選定承包商43個,累計完成招標金額3.3億元,全部實現公開招標、公示、備案,嚴格依法操作,無一起公眾舉報電話。針對揚黃工程建設的特定環境,該局制定了以“不準向施工企業吃、拿、卡、要,不準到項目部報銷費用,不準假借公款為個人使用,不準插手工程招標,不準參加營業性歌舞會,不準參與封建迷信和賭博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六不準”規定,以責任書的形式下發各科室,由科長簽字確認后監督執行。
2012年7月,揚黃工程基本竣工,滔滔的黃河水猶如千萬匹駿馬奔瀉于環縣的山塬之間,流入百姓身邊。望著清澈見底的水流,老百姓個個樂開了懷,由衷稱贊共產黨好,惠民政策好!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工程的順利竣工也浸透著慶陽預防人的汗水:召開預警預測座談會、走訪有關原材料供應商、核查核對每一筆資金的周轉運用、懸掛警示教育橫幅、設立舉報箱、開設法制教育課、帶領有關領導及重點崗位人員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時時處處都留下了檢察官忙碌的身影。好在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工程順利竣工的背后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陽光,不只揭露陰暗,也帶來溫暖。老區的人們是艱苦的,黃土溝壑帶給不了他們更豐盛的食物;但他們也是幸福的,因為有那么多善良淳樸的人,在守護著這片黃土高原。(作者:簡雨軒 姚培琪 劉建生 張元珠 王如濤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