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不卡在线播放,成人亚洲视频,夜夜摸夜夜爽,精品精品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二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欧美一级片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南梁蘇區的土地改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1933年11月,劉志丹率領紅軍到南梁,消滅了荔原堡梁邦棟部以后,隨即開始了地方工作。劉志丹、王世泰、楊森等作軍隊工作,習仲勛、張策等作地方工作。紅軍初來,白天深入群眾中開會,晚上就離開了。第二年,邊區政府成立后,這里的工作就大大開展了起來。當時紅軍四十二師(師長先為劉志丹,5月楊森接任)已有4個團,紅一團團長陳國棟,紅二團團長劉景范,紅三團團長王世泰,騎兵團團長楊森,后趙國卿接任。政府住址南梁寨子灣。

  政府一成立,即建立了土地委員會,組織貧農團,開始了土地分配。土地委員會設委員長一人,委員數人(區4至5人)。當時沒有農會,就由貧農團負責領導土地改革。這里的土地絕大部分都是慶陽“恒義成”、“裕茂隆”商號所有,再加上當地的地主,占有絕大多數土地。荔園堡地主張清玉是個破產地主,也有川地20多畝,山地2000多畝,糧食幾十石。在土地改革中,首先由土地委員會調查掌握和沒收地主的全部財產,然后劃定成份,進行分配。在分配時,首先照顧雇農和佃農,給他們重分的是好地,然后再按成份給其他缺地或少地的農戶分配。這里的土地廣,每人可分川地10畝。我家5口人,共分川地50畝,山地約有100多畝。對山地是采取撥塊塊的分配方法,誰要多少就給他分配多少。對其它財產的分配,也是先照顧雇農、佃農,給地主什么也沒有分,組織他們進行“大生產”。給紅軍戰士和家屬同樣分給一份土地,給在白軍中當兵的暫時不給分地,但留有公地,待他們回來后再分。1935年春,由于這里農戶增多,又采取了抽多補少的辦法進行2次分地。這時,給當地地主張清玉才分了一些壞地和爛窯。

  

02098adf11b64da2613e6ce503192aeb

大生產運動

  土地改革后,政府領導群眾主要抓糧食生產和牲畜飼養。原來這里牲畜很少,土匪常來搶掠牛羊,有錢的人都將牛羊趕走了。所以,因缺乏牲畜而使生產受到很大影響。土改后,分到了牛羊,土匪消滅了,以后羊群發展了,慢慢就置了牛馬。原來荔園堡沒有羊,只有幾頭牛,土改時,分到了幾只羊,兩頭牛,以后每村都有了馬,有了羊群。種的地也逐漸多起來了。當時每頭牛可種川山地100畝左右,可生產糧食二三十石。由于生產的發展和群眾生活的改善,南梁一帶的農戶也多起來了。原來這一帶人家少,地多種不過來,以后橫山、靖邊一帶的農民相繼遷來的很多。如荔園堡原來有5戶人家,以后就逐漸增加到20余戶,大都是根據地建立以后遷來的。

  

17c764f2f43190aa09158267ade57160

土地改革

  隨著土改的進行,為了便利群眾集市交易,改善群眾生活,政府在荔園堡設立了集市,并發行了“油布幣”,面額有壹角(紅)、貳角(藍色)、伍角3種。禁止國民黨貨幣在蘇區流通。蘇幣由于幣值穩定、很值錢(每元相當大洋1元),攜帶又方便,很受群眾歡迎。當時,對從合水、西華池一帶來蘇區做買賣的商人,采取歡迎態度。在他們拿了布幣之后,及時由政府供給處給他們兌換成白洋。集市剛成立時,每月3集(逢一為集,即初一、十一、廿一)。逢集之日,白區商人運來藍、白布匹、粉連紙、綠紅紙、油墨、鹽等物品,走時,他們販牲口、煙土和大洋。根據地人民主要是賣熟米、細糧、馬料,并賣用藍布作的鞋,每雙可賣1塊大洋。 當時還在荔園堡成立了紅軍軍政干部學校,主要訓練軍隊中連、排長以上的干部,吳岱峰任副校長,蔡子偉等任教員,學員人數約200余人。

  在轉嘴子成立了列寧小學,學生將近60人,男教員郝建德,女教員張放心。在群眾中還進行了反對吸大煙,禁止賭博,提倡放足的宣傳。

  

312a2d674ca6b9cef7cfb059d7a5f680

列寧小學

  當時參加赤衛隊和紅軍游擊隊的人很多,每區每村所有強壯男子,甚至老人都參加了赤衛軍。各區赤衛軍統一由政府赤衛軍總指揮部領導(指揮米子清,副指揮鄭德明)。參加紅軍的人,主要是受了紅軍良好的軍紀影響,主動要求參加紅軍的。少年兒童都按照自然村編為小隊。荔園堡有3個少先隊員,我任少先隊主席。少先隊受赤衛隊領導,其任務主要是站崗和傳送信件。赤衛隊在當時活動很積極、對保衛根據地起了很大作用。例如,赤衛隊曾配合游擊隊打旦八寨子,將地主的羊趕了一群。赤衛隊還配合紅軍守衛老爺嶺一線。我們這個隊共有100多人,9支槍,每隔3夜就騷擾敵人1次,使他們不能安寧。(選自:《陜甘邊革命根據地》)

編輯:張述鋒責任編輯:張述鋒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