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職業技術學院工業機器人實訓室。慶陽融媒記者 張靜 攝
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張靜)一對一地教學,手把手地演示,不厭其煩地講解……這是慶陽職業技術學院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師燕小勇每天教學的真實寫照。秉承從“匠心工程師”到“心靈工程師”的理想信念,燕小勇充分發揮個人專業技術特長,組織成立了集專業競賽準備與培訓、學術交流、設計研發等于一體的開放式大學生智能制造類創新創業平臺,著力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協作能力和創業能力。
走進慶陽職業技術學院工業機器人實訓室,一臺臺工業機器人綜合實訓臺前學生們正操作著。“老師,這個示教器操作起來怎么沒有反應”“老師,這個場景的搭建‘我還有一些疑問,不知道怎么解決”……面對學生的疑問和困惑,燕小勇耐心細致地予以解答并現場進行操作示范。
▲工業機器人實訓室燕小勇指導學生操作工業機器人設備。慶陽融媒記者 張靜 攝
燕小勇,2009年貴州大學畢業后曾就職于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海外事業部參與利比亞援建工作,2011年回國后,他又參與到青海玉樹災后重建工作中。五年的人生歷練,奠定了他從事職業教育工作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科技創新能力。2014年,燕小勇受聘于慶陽職業技術學院,成為一名老師,身份的轉變讓他求知行進,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技能人才培育的教學領域。
▲燕小勇指導學生進行工人機器人仿真訓練。慶陽融媒記者 張靜 攝
從教十多年來,在精進個人技術綜合能力的同時,燕小勇以匠心致力于培育新一代技能人才,在他的引領下,一批又一批慶陽職院的青年學生脫穎而出,他們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上嶄露頭角,屢獲佳績。而這些成績的背后,離不開燕小勇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與堅守。
▲燕小勇指導學生編寫PLC程序。慶陽融媒記者 張靜 攝
“課堂上燕老師給我們指導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以及比賽過程中實體設備的操作和驗證,比賽前老師還帶我們去其他院校熟悉不同設備,加強我們比賽的實踐能力,歷時兩個多月我和李煒在2024年‘中銀杯’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技術比賽中收獲了省賽二等獎的好成績。”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何麒堯說。
心系藍天傲蒼穹,放飛夢想會有時。作為航空愛好者,燕小勇結合自己特長,用無人機拍攝制作公益短片,并發揮傳、幫、帶橋梁紐帶作用,指導學生參與賽事,收獲了第六屆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甘肅省賽區金獎等多個獎項。
▲燕小勇指導學生操作無人機設備。慶陽融媒記者 張靜 攝
“從市賽、省賽到國賽我們整整準備了兩個學期,周內包括休息日,老師都帶著我們每天日復一日地訓練,最終我們取得了市賽、省賽、國賽一等獎的好成績?!眳⒓?023年“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活動(無人機項目)總決賽U18男子組一等獎獲獎學生王杰說。
▲燕小勇在環縣職中幫扶支教。資料圖
“教學的魅力在于能讓人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道德上的升華,當學生參加比賽獲得獎項時,比我自己獲獎都開心?!毖嘈∮律钪?,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工業機器人領域立足,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實力和不斷創新的能力。因此,他不僅關注技術的研發,更注重對青年技能人才的全方位培養。通過崗課賽證融通的教育模式,燕小勇帶領團隊打磨出一套適合學生的人才培養體系,開展了“空中交警無人機”、農藥噴灑無人機、3D打印浮雕照片燈、3D打印工藝畫等創新創業類項目。
▲燕小勇指導學生掌握無人機編程應用。慶陽融媒記者 張靜 攝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用自己的職業技術創造出更高的業績,就是它獨有的魅力。正因為有高職生涯可操作性、有體驗性的實踐經歷和歷練,才讓我在現在的工作中能用技術把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可以承受很多考驗耐心的日常?!爆F就職于中鐵八局集團第二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畢業于慶陽職業技術學院19級優秀畢業生張慶陽說。
▲工業機器人實訓室燕小勇指導學生操作工業機器人設備。慶陽融媒記者 張靜 攝。
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正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模式?!爸袊圃?025”的提出,加速推動了工業機器人、3D打印、無人機等科技領域職業教育的發展,同時,對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對于今后的教學,燕小勇表示,將繼續不懈鉆研,篤行不怠,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在職業教育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成為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的“心靈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