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封康康 通訊員 馬婭萍)近年來,華池縣始終把教育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積極探索教育發展之路,形成了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五育并舉”的良好局面。
強基固本 優化環境促進均衡
走進華池縣上里塬初級中學,紅墻綠地和藍色跑道相互映襯,處處干凈整潔。“學校借助愛心企業投資的897.95萬元實施了校園改造提升項目,先后建成了圖書館、足球場、籃球場、鐘樓等。圖書館現在有藏書1萬多冊,我們每周每個年級會安排4節閱讀課,讓學生可以自由閱讀。”上里塬初級中學教務主任蘭甲明說。
華池縣列寧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紅色學校,針對該校存在的校區老舊、面積過小、發展受限等問題,華池縣委、縣政府多方協調資金,在天津市北辰區的幫扶下,先后投入2600多萬元支持列寧學校進行改擴建工程。
如今,列寧學校的校園更寬敞了,教育教學設備也更齊全了。“師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動力也更足了,我校九年級的中考成績在市、縣名列前茅。”列寧學校負責人說。
華池縣在教育投入保障上,嚴格落實“兩個只增不減”和“一個穩定增長”的要求,強化地方投入的同時,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全力保障項目建設。2023年,共投入資金4922.53萬元實施各類項目40個,其中,維修、改擴建幼兒園10所,扶持民辦園4所;實施教育信息化項目4個;對上里塬小學等3所學校進行改擴建,對喬河初中等4所學校進行維修改造;實施“建宿舍擴食堂改廁所”項目10個。今年上半年,投入資金2580萬元實施項目25個,新建校舍3367平方米、改擴建6700平方米。
重研強師 “學有優教”更有實感
華池縣城關幼兒園在日常教育中,大力推行先進教育理念和特色活動,努力為幼兒提供更好的學前教育。“我們著力推行‘自主游戲、書香校園、幼小銜接’三個層面的教學及游戲活動,全面培養孩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思維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華池縣城關幼兒園老師趙麗說。
上里塬初級中學則通過實施“五環六步”自主適學型課堂模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符合實際生活的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先自學,然后完成老師預設的練習題,老師由此可以判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的課堂模式實現了從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轉變,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升核心素養。”蘭甲明介紹說。
華池縣不斷加快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通過開展教學技能大賽、“千校萬師”賽課等活動,積極推廣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常聽常新、學有所悟。通過特崗計劃、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小學全科型教師培養等途徑,暢通教師人才補充渠道,累計招聘特崗教師42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20人。依托“國培”“省培”、寒暑期研修、繼續教育等項目和平臺,搭建校本培養、跟崗學習、網絡研修“三位一體”的教師成長載體,建立起一支推動鄉村教育振興的教師隊伍。
“五育融合” 綜合素養全面開花
華池縣以多元教育為抓手,通過強化“五育并舉”、促進“五育融合”,構建起“一核兩翼三全四課五突出”的協同育人體系,實現多樣化育人。
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全面實施“1410”紅色教育工程,持續推進紅色教育和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深度融合,常態化開展“小記者走訪老紅軍”“南梁精神進校園”“紅色研學”等活動,紅色教育初見成效。持續開展文明實踐、經典誦讀寫講、體育競技、藝術展演、勞動教育等能力素養提升行動,先后舉辦參加各類文體藝活動60多場(次),選派260余名運動員參加省、市級各類競賽,375名學生獲縣級獎勵,225名學生獲省、市級獎勵。
華池縣還不斷強化科學素養教育,落實縣域“強科技”行動,聯合縣科協開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校園科技節等活動,組織學生參加“飛向明天 駕馭未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體育競賽、慶陽市第二屆無人機競賽等活動,42名學生獲市級以上獎勵,2個代表隊獲省級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