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新聞10月8日電 (郭海霞)從廣袤草原的壯美到千年故城的風華,從一杯黃酒的豪情到一鍋熱騰騰羊肉的犒慰,從生態農莊的鄉愁體驗到農特產品集體進城亮相……國慶期間,甘肅省慶陽市環縣這座高鐵高速直達,坐擁兩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小縣城,依托文化、生態、歷史等特色資源優勢,為游客準備了詳盡的“吃住行游娛購”寶典,讓市民和游客在體驗新場景、品味新業態中,感受到滿滿的誠意。
據環縣文旅局統計數據顯示,國慶期間,環縣共接待游客36.9萬人次,旅游收入9000余萬元。其中,環州故城景區接待旅客26.6萬人次。
今年國慶期間,甘肅慶陽市環縣共接待游客36.9萬人次。圖為環縣環州故城景區游人如織。環縣融媒供圖
文化盛宴上新節目名單
國慶期間,環州故城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游客或身著古裝閑庭信步,或駐足停留拍照留念,或品嘗環縣特色美食小吃,或精心挑選喜歡的文創產品,別具特色的文創工藝品“通關文牒”成為搶手貨。
皮影館內以及各大非遺體驗館內經典道情皮影戲輪番亮相。游人在非遺傳承人指導下,伏于桌案,體驗皮影雕刻技藝和刺繡、剪紙、泥塑、面塑讓游客們沉浸式體驗各類非遺,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深厚底蘊。
環縣作為羊產業大縣,羊肉的香味氤氳在美食街區。國慶期間,世界最長羊肉串縮小版“出爐”,成為美食街新亮點,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品嘗購買。
另外,熱氣騰騰的“神州第一大鍋羊肉”以及“環縣羊肉十八吃”中最有代表的傳統名吃毛井大件羊羔肉,也不時挑動著食客味蕾。蘭州游客高祝君說:“攜家人來環縣游玩,逛了環州故城,品嘗了各種美味羊肉,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
國慶期間,環州故城還推出了多場精彩音樂演唱會及秦腔名家戲曲表演。圖為環州故城視聽盛宴奏響了文旅產業發展最強音。環縣融媒供圖
特色活動催熱文旅市場
場內,箭如流星、駿馬飛馳,男兒英姿颯爽;場外,掌聲不斷、助威喝彩聲四起……國慶假期,一場場馬背上的速度與激情,讓市民和游客體驗一把馳騁的樂趣。這是環州故城特意在沙場風云片區推出的馬戰演繹活動。
環州故城還推出了多場精彩音樂演唱會,奏響了文旅產業發展最強音,借助音樂魅力,引來更多客流量。據不完全統計,僅10月2日晚,來自全國各地12萬游客齊聚環州故城,人氣一度達到假期旅游最高峰。
演唱會的熱潮還未褪去,臺上秦腔名家戲曲又鳴鑼開唱,《卷席筒》《趙錦堂》等經典秦腔劇目輪番上演,讓陜甘寧戲迷過足了“戲癮”。來自銀川的游客趙欣說:“沒想到能在環縣遇到國家一級演員的精彩表演,唱的都是經典劇目,觀演體驗非常好。”
另外,篝火晚會、龍泉蕩舟、兒童游樂等項目也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享受假日的愜意與美好。
環州故城肉一場場別開生面的農特產品展銷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圖為來自鄉鎮和企業負責人、農戶等帶著自家“招牌”農產品變身“主播”,助力農產品走上“云”端。環縣融媒供圖
農特產品豐富旅游供給
環州故城一隅,一場農特產品展銷活動進行著。來自毛井鎮、洪德鎮、木缽鎮等20個鄉鎮的鄉鎮長、鎮村干部、企業負責人、農戶等帶著自家“招牌”農產品,輪流變身“主播”開通直播間,現場品嘗,答疑解惑等多樣化互動方式,講解農特產品性能特點和環縣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內涵,助力農產品走上“云”端。
黃花菜、蘋果、蕎面、黃小米、蕎麥醋、土蜂蜜、香包刺繡等農特產品一經亮相后,就吸引游客競相購買。八珠黃酒以其獨特釀造工藝和醇香口感,備受消費者青睞。八珠鄉鄉長周鵬一邊熱情招呼大家品嘗美酒,一邊向直播間網友推介。“國慶期間,現場銷售黃酒超過一萬斤,線上還有很多人訂貨,有專門的團隊負責接單發貨。”周鵬說。
“打造一百個示范村、培養一千個直播賬號、培育一萬戶示范農戶。”慶陽市新近出臺的農文旅融合發展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環縣借助國慶“黃金周”旅游熱潮,精心挑選上百種優質農特產品和環縣特色美食,舉辦“家鄉情、家鄉味”特色展銷會和“慶豐收、曬特產”環縣農產品展銷活動,讓這些特色農產品“走”出深山、“擺”上展臺、“飛”入公眾視野,為農文旅融合發展蓄勢賦能。
“單一的產品形態和旅游模式已無法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環縣文旅局副局長夏慶成表示,環縣將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增強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擴大“朋友圈”,擦亮“中國羊谷·善美環州”文旅名片,讓其成為更多人奔赴的“詩與遠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