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黃飛)近年來,慶陽市創新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通過“生態杠桿”撬動生產方式變革。2021年至2024年,全市落實草原禁牧面積1780.82萬畝,累計發放補獎資金近2億元,惠及44.8萬農戶。在政策推動下,全市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78.52%,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產業轉型、農民增收協同發展新路徑。
慶陽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草原補獎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部門協調機制,推動補獎政策落地見效。針對機構改革后的職能銜接難題,慶陽市農業農村局主動溝通、及時協調,理順縣(區)業務承接職責。慶陽市財政局、慶陽市農業農村局、慶陽市林草局三部門聯合印發《慶陽市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方案》,明確全市草原補獎目標任務、政策內容、補獎對象及程序,各縣(區)成立草原補獎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具體實施方案,形成“市級統籌+縣級發放+鄉鎮上報”的三級政策體系。
慶陽市各級財政部門通過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形式,及時將年度補獎資金足額發放到戶,并在卡折中明確政策項目名稱,確保補獎資金發放對象、發放金額零誤差。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建立資金撥付調度機制,按月通報資金撥付進展,督促建立政策落實臺賬,及時填報草原補獎信息。針對個別縣(區)資金支付進度緩慢問題,慶陽市財政局、慶陽市農業農村局、慶陽市林草局聯合下發督辦通知,督促縣(區)加快支付進度,按期完成資金兌付任務。草原補獎政策資金直接發放到戶,享受政策的農戶平均每戶增加收入72元。禁牧農戶通過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每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為扎實推進草原生態保護工作,確保廣大牧業養殖戶充分了解草原補助獎勵政策,慶陽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編印“慶陽市第三輪草原補獎政策明白紙”,在農業信息網站和慶陽農牧微信公眾號發布草原獎補知識。組織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通過科技下鄉、入戶包抓等方式,加大政策宣傳推送力度。市林草局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等法律法規,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制作宣傳展板60余塊、橫幅和標語1000余條,接受群眾咨詢200人次,受教育群眾達到25萬余人次。
為壓緊壓實草原禁牧責任,嚴厲打擊草原違法行為,促進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市縣林草部門堅持上下聯動,組織開展打擊破壞林草濕荒資源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各鄉鎮成立由森林派出所、護林隊、鄉鎮執法隊為成員的禁牧工作隊,實行禁牧聯防,采取教育宣傳、簽訂禁牧協議等方式,加強排查整治。對于偏遠山地及人員難以到達的區域,采取“地空協同、人機互補”模式,利用無人機開展無死角巡查監控,實現快速監測和全面監管。在草原返青期,采用“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各縣(區)、自然保護區,對違規放牧、違法占用草原、破壞草原等問題開展督導檢查。全市草原通過禁牧封育得以休養生息,草原承載壓力顯著降低,草原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逐步恢復,去年,全市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