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報》2025年4月21日三版
新潮澎湃起 逐浪向高行
——華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綜述
紫坊梁上,綠電“奔騰”,奏響能源革命的激昂旋律;子午林中,蒼鷺翩躚,繪就生態和諧的美好圖景;荔園古城,人聲鼎沸,煥發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蓬勃生機;產業園內,數字經濟產業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項目建設現場,塔吊矗立,建設正酣;田間沃野,農機轟鳴,掀起春耕生產熱潮……
這是生機勃發的春天,是轉型攻堅的春天,更是老區煥新的春天,一項項重大工程接連開工、一批批重點項目加速推進、一個個生產車間高效運轉……踩著春天的鼓點,華池縣處處躍動著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涌動著拼搶趕超的春潮。
書寫能源革命新答卷
走進華池綠源油氣有限公司分離廠,一個個球形罐體整齊排列,各種管道縱橫交錯,在群山中十分顯眼。廠區的控制中心內,工作人員坐在屏幕前,緊盯著各項數據的變化。
華池縣綠源石油伴生氣綜合利用項目是華池縣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工業智能化項目,能夠將本地富集的石油伴生氣及輕烴氣資源變廢為寶、綜合利用,大幅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優勢資源由單一開發向循環利用轉變。“項目總投資62.9億元,計劃分三期實施。一期石油伴生氣回收利用分離廠項目總投資7.9億元,已建成20萬噸/年輕烴分離裝置和2.5萬噸/年LNG液化裝置各1套,2024年6月已投產運行。”華池綠源油氣有限公司分離廠廠長劉勇說,目前,二期C5輕烴深加工項目正在辦理用地等前期手續,即將開工建設。
華池縣是慶陽市產油大縣,很長一段時間,華池縣的工業以石油開采為主,面臨“一油獨大”的發展瓶頸。進入新發展階段,華池縣緊盯“工業主導型”縣域經濟戰略定位,在全力支持油田企業擴能上產的同時,秉持“綠色、循環、低碳、高效”開發理念,依托石油伴生氣資源富集優勢,積極招引綠源油氣有限公司,采取深度轉化、延伸增值、循環利用三種方式,全力打造百億級石油伴生氣綜合利用產業鏈,做足“氣頭工尾”文章。
華池縣5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110千伏升壓站項目是慶陽市“十四五”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擬總投資32.79億元,在華池縣北部多個鄉鎮安裝風電機組和光伏組件,打造大規模清潔能源生產基地。目前,各項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預計4月底開始風力發電機組吊裝及升壓站設備安裝調試工作,6月底并網發電。“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當地電網提供清潔電能 9.1億千瓦時,年產值達2億元。”廣東省能源集團貴州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項目部副經理李柏君說。
蓬勃發展的新能源產業,正在將華池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轉變為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從“一油獨大”到“風光無限”,華池大地上,綠色革命戰鼓震天,每一寸土地都迸發著向新而行的磅礴力量。
推動產業升級新跨越
材料焊接、鋼架組裝……走進華池全利電力裝備生產建設項目現場,辦公用房拔地而起,生產廠房整體框架進入組裝階段。“4月底組裝工作將全部完成,5月將進行外墻、頂板維護結構施工。兩條鍍鋅生產線的相關設備已全部進場,接下來我們將開始設備安裝工作,預計5月底全面投產。”甘肅全利電力裝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曉慶說。
全利電力裝備生產制造項目是華池縣2023年招商引資項目。項目總投資3.5億元,占地112.09畝,計劃新建4條年加工33萬噸金屬表面處理熱浸鍍鋅生產線,1條年產10萬噸光伏支架及鐵塔流水線,并配備酸霧噴淋回收處理和鋅煙收集處理設備等配套設施。“我們主要從事電力塔架生產加工制造,金屬表面熱鍍鋅防腐處理,產品可廣泛應用于環保、核能、風光發電、軌道交通等多個關鍵領域。”甘肅全利電力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淏榮告訴記者,項目投產后,將為“東數西算”“西電東送”“新能源儲氫”等裝備制造產業建設提供基礎配套保障,實現年銷售收入約2.64億元、利潤約6000萬元,上繳稅金約2666萬元,解決當地就業200人以上,在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華池縣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推動工業聚鏈成群、向新而行、向質圖強,著力擴產能、延鏈條、提質效,全力構建體現華池特色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堅持把新材料及裝備制造、新能源作為發展的新潛能新空間,加快實施可膨脹石墨深加工、電力裝備生產建設、70萬千瓦風電等項目,全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石墨新材料研發中心和多元化石墨產品制造基地,全省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新能源產業基地。
2024年,華池縣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41.82億元、增長3.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7%。新增省級科技型企業4戶、高新技術企業5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戶。甘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綠色工廠,綠源油氣、隴潤天澤環保科技、華潤新能源3戶企業入規納統。華能、華潤風電項目并網發電4.5億千瓦時,實現收益1.2億元,“穩油增化、擴新引電”新型工業化取得新突破。
激發數字產業新動能
山上,成片杏花競相綻放,山下,工程車輛往來穿梭。近日,走進華池中科超級云智算中心一期項目現場,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奮進圖景映入眼簾。
華池中科超級云智算中心項目是華池縣2025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由甘肅中特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規劃建設智算中心1處,總算力規模達4000PFlops,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投資20億元,占地30畝,建設智算車間和研發中心各1棟,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將配置280個高性能機柜,部署包括高性能計算服務器、光存儲系統、云平臺等先進設備。二期工程投資8億元,計劃新增300個高性能機柜,形成2000PFlops的通用計算和智算能力。“目前,一期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土地平整工作已圓滿完成。按照規劃,預計今年8月建設完工,10月正式投入運營。”中科信控創新創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祖昭說。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是全市首個落戶縣域的智算中心項目,填補了華池縣數字經濟產業的空白,為構建“新能源開發、數字經濟兩翼齊飛”發展新格局,推動華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華池縣聚焦未來產業抓布局,搶抓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機遇,將數字經濟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傾力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招引和發展智能制造、軟件、電子信息、低空經濟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衍生產業、賦能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人工智能、新型儲能、生物醫藥等未來產業,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農業、文旅、教育、醫療等重點產業、行業深度融合。今年以來,華池縣圍繞新能源、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開展全員招商,目前達成投資意向項目6個,估算總投資99.2億元。
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一季度開(復)工項目27個,完成投資13.41億元,接待游客34.6萬人次……今年以來,華池縣各行各業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奮進姿態,奏響了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項目攻堅“拉滿弓”——G671線合水(太白)至華池公路累計完成投資70.38億元;G341線華池至二十里溝口段公路項目全面開工;華池縣城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已完成4個單體工程的主體結構建設;重大項目矛盾糾紛化解政法專班深入項目一線,全力攻堅化解影響項目施工的各類不穩定因素……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華池縣嚴格按照“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加大協調力度,督促相關責任單位加快推進速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打造“投資福地”金招牌。
田野孕育“新希望”——春風拂綠,萬物復蘇。華池縣廣袤的田野上正奏響春耕生產的激昂樂章,一幅幅現代農業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田間地頭,新型農機具大顯身手,從翻耕、起壟到覆膜,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全縣化肥、農藥、春播種子、農膜儲備充足,完成頂凌覆膜8萬余畝,計劃播種糧食作物65萬畝;菌農們緊張投入到菌菇種植生產的各個環節,吹響了菌菇產業提質增效的號角。
華池縣緊緊圍繞農業優先型縣域經濟定位,抓緊抓實“雙百雙十”產業基地建設,通過“保糧、擴畜、提藥、養菌”夯實種植業基礎、“牛羊區域化布局集約發展”強化畜牧業牽引、“龍頭企業帶動、科技支撐、農戶參與”調優菌業“三元雙向”循環紐帶等措施,逐步打造全省“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新標桿。
旅游盡顯“科技范”——“過草地、翻雪山的場景太真實了,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日前,“樂教於茲”紅色研學實景VR體驗館在南梁紅色大景區開館,該館利用激光投影、VR等新技術手段,使參與者能夠與歷史場景中的人物進行交互,讓旅游更有“科技范”,體驗過后游客贊不絕口。
華池縣全力推動“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實施“紅色旅游+”工程,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建設了南梁壹號院、南梁文創產業園、“一街二區四館”文旅產業聚集區等旅游新場所,實施“一場三中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華池段)建設、南梁國家長征文化公園等項目,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2009年至2019年,全縣游客人數增長13倍,旅游花費增長56.5倍。2024年,實現旅游花費13.79億元,2025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4.6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