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慶陽融媒記者 郭桂梅)人生步入“金秋時節”,身體如同經年運轉的機械,需要更加精心地養護。市中醫醫院原副院長、市岐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胡勝根,與銀針草藥相伴四十年,用他豐富的臨床經驗為我們描繪出一幅老年人科學養生的全景圖。
生命的長河需要定期養護,這是胡勝根反復強調的養生第一課。他建議每位銀發族建立“健康年檢”制度,就像對待心愛的座駕那樣呵護自己的身體。現代醫學的精密儀器如同精明的管家,能洞察血管里潛藏的危機、捕捉器官發出的細微警報。“有位退休教師正是通過年度體檢,在無癥狀階段就發現了早期肺癌,及時手術后康健如初。”胡勝根說。
在營養調理方面,胡勝根提出“彩虹餐桌”理念,主張每日飲食要像彩虹般多彩:金黃的小米粥搭配紫薯饅頭,翠綠的西藍花伴著胡蘿卜,乳白的豆腐點綴著深褐的核桃仁。對于時下流行的保健品熱潮,他說:“補藥如同錦上添花,需在醫師指導下量體裁衣,不可盲目進補。
運動養生方面,他提倡“動靜相宜”。清晨可在公園練習太極拳、太極劍,感受氣息在指尖流轉;傍晚沿林蔭道漫步,讓夕陽把身影拉得修長。他特別提醒:“運動如同品茶,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溫度。有人退休后突然迷上馬拉松,結果膝關節磨損,這就好比讓古籍善本承受風雨,實在得不償失。”
在眾多養生法中,胡勝根最推崇“天地人合”放松術。在晨光初現時,于林蔭樹下閉目調息,想象自己如落葉般輕盈。這種融合道家思想的放松法,讓不少失眠老人找回了嬰兒般的睡眠。失眠十年的張女士,堅持半年后驚喜地說:“現在每晚就像躺在云朵里,睡得很香。”
針對威脅銀發族的頭號殺手——腦卒中,胡勝根極力推薦“五禽戲2.0”防護法:
左手健腦操:吃早餐時嘗試左手握筷,寫字時嘗試換用左手,這種神經體操能激活休眠的右腦區域。如同給生銹的齒輪上油,能顯著降低腦血管意外風險。
晨昏叩齒功:每日卯時與酉時,像古代更夫敲梆般叩擊牙齒,這種震動能喚醒沉睡的面部微循環。持之以恒,可以明顯改善頭暈癥狀。
金獅搖頭法:看電視時緩緩轉動脖頸,想象自己正在臨摹《蘭亭序》,每個轉折都帶著墨韻,不僅能預防頸椎病,還能促進椎動脈血流。
玉頸溫煦術:每晚用掌心焐熱頸部,如同給老樹裹上春泥。從耳垂下方緩緩推至鎖骨,這個動作能軟化血管壁,讓頸動脈恢復彈性。
聳肩松筋式:接電話時雙肩如羽翼開合,這個簡單動作能疏通肩井穴氣血,就像定期疏通河道,保證大腦供血暢通無阻。
“養生之道貴在‘潤物細無聲’。”胡勝根建議老年人每天堅持“子午按摩法”:臨睡前從涌泉穴開始,沿腿部經絡如撫琴般推拿;晨醒時從晴明穴啟程,在面部展開太極揉推。堅持三年的李女士分享:“這套按摩就像給身體做SPA。雖然我已經五十歲了,爬六層樓都不費勁。”
胡勝根提醒銀發族要建立科學的養生觀,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盲從網絡偏方,不輕信夸張廣告。他建議多參加正規權威的健康講座,與專業醫師保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