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慶陽,位于陜甘寧三省區交界處,系黃河中下游黃土高原溝壑區,是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曾被貼上“老少邊窮”的標簽。
2022年,慶陽地區生產總值首次邁過千億,達到1022.26億元,成為甘肅除省會蘭州外的首個千億級市州;2023年,慶陽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00.37億元、增長8.5%,增速高于全國、好于全省,甘肅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更加穩固。
當下的慶陽,作為甘肅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中“隴東南經濟帶”的核心城市,已被視為是省會蘭州、區域中心城市酒泉及天水之外的甘肅經濟發展的第三極。
近年來,慶陽市聚焦油煤氣、風光電等資源優勢,搶抓“四大國家戰略”疊加政策機遇,在服務“國之大者”中展現了第三極突進的強勁勢頭:一批規模大、能級高、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紛紛上馬、落地開工,能源化工、數字經濟、“三元雙向”循環農業蓬勃發展、如火如荼……高質量發展的“愿景圖”正在變成“實景圖”。
即日起,央廣網甘肅頻道推出“慶陽:第三極突進”系列報道,觀路徑、看成效,探尋革命老區慶陽高質量發展的基因密碼。
央廣網蘭州4月17日消息(記者逯文婕)截至今年2月底,“東數西算”國家樞紐慶陽集群建成折合標準機架1.5萬架,智算規模突破6000Pflops,慶陽數字經濟實現“從0到1”的突破。
2021年12月20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批復同意啟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甘肅·慶陽)節點和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建設,自此,乘著“東數西算”的東風,慶陽從“革命老區”向“中國算谷”進發。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甘肅·慶陽)展示中心外景(央廣網發 慶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表示,慶陽市將搶抓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布局的重大機遇,以推進綠色安全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為核心,以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的算力需求為重點,按照國家關于打造“東數西算”數據融合創新示范區、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企業數智融合示范區和國家紅色數據資源集聚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全力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2023年,慶陽市在綠色普惠算力率先發力,數算電融合發展、城市算力網建設等創新性工作走在國家樞紐節點前列,落地實施重大數字和算力項目16個,總投資198億元,持續擦亮“中國算谷·智慧慶陽”新名片。
算力底座為要 算力生態優先
走進中國電信“東數西算”國家樞紐慶陽算力中心的智算機房,一排排8KW的機架整齊排列,機柜里的服務器指示燈交替閃爍,片刻未息。據了解,中國電信“東數西算”國家樞紐慶陽算力中心項目是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慶陽集群的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4.47億元,建筑面積17400平方米。
“數據中心歷時16個月完成交付,為慶陽的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中國電信慶陽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強介紹,目前,該數據中心不僅在基礎設施配套的完備性和可靠性方面達到了國內最高等級,而且在高低壓配電、環境監控等方面達到了最高等級,可以滿足各行業的大模型訓練等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的需求。
2023年12月20日,慶陽舉辦“中國算谷·智慧慶陽”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甘肅)慶陽數據中心集群綠色普惠算力行動推進大會。會上,弘信電子在慶陽投建總規劃2萬Pflops、先期建設5000Pflops的燧弘慶陽綠色算力底座啟動建設,慶陽綠色算力大底座正式點亮。
慶陽綠色算力大底座點亮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俄少飛 攝)
在慶陽市城區東部占地1.7萬畝的“東數西算”產業園區內,一座座數據中心拔地而起,一排排機架整齊排列,一臺臺服務器高速運轉……“東數西算”正從一個概念加速變成看得見的項目集群。
“慶陽數據中心集群起步雖晚,但后發優勢明顯。從頂層設計上‘一攬子’規劃,統籌推進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在算力布局上起點高定位準,突出規劃引領,為國家戰略大局服務;招商引資向產業鏈精準發力,深度拉動產業轉型升級。”慶陽市工信局局長丑一斐說,慶陽市正加速融入數字經濟發展大局。
2023年,慶陽市實施續建項目7個,總投資34億元;新建項目9個,總投資164.09億元。同時,慶陽市出臺扶持數字經濟發展政策28條、落實配套細則120條,從財政獎補、稅費減免、金融支持、電力保供、土地供給、算力消納等方面全方位保障,減免稅費93.7萬元,金融支持13.22億元,推動“東數西算”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目前,中國電信慶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一期)、甘肅移動綠色數據中心(一期)、天津提爾負碳超級計算與智算中心建成投用;秦淮數據零碳數據中心產業基地、中國能建智慧零碳大數據產業園數據中心已經封頂,易事特“東數西算”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加快建設;中國移動(甘肅·慶陽)數據中心、中國電信甘肅慶陽大數據中心、浙江眾合時空大數據云中心完成土地競拍,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16個“東數西算”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億元。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展示中心(央廣網發 慶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不少企業也紛紛加快布局“東數西算”。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董宗謀說:“我們會選擇頭部企業或鏈主企業,讓有條件的企業進入‘東數西算’工程的整體產業鏈條,有利可圖,實現長遠發展。”
目前,慶陽精準對接數字企業1803家,簽約309家,在慶陽注冊成立公司121家。京東(甘肅)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投資80億元的燧弘算力中心落地,華為渲染云、京東物流云、金山辦公云、電信天翼云、阿里農業云、百度智行云、國科量子可信云、老虎工業云、玄度時空云、絲路如意云“10朵云”齊聚慶陽。
算力藍海前景廣闊,聚焦未來,慶陽將繼續加“數”前進,通過算力產業實現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在算力方面,每投入1元,將帶動3至4元的經濟產出。未來三到五年,算力產業必將成為慶陽的發展重點。”慶陽市政府國資委主任邊桃介紹,預計到2025年,數據中心集群規模將達到30萬標準機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數字經濟也有望扛起慶陽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到2030年將達到80萬標準機架、數字經濟產業產值力爭達2700億元。
能源“金三角”賦能 數算電融合演進
“我們借助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發揮能源資源優勢,打造西部電網、西部算網兩個中心,在‘雙網’融合上做文章,加快推進‘東數西算’由建算力、聚數據、育生態向數算電融合演進。”慶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繼軍說。
2023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其中重點提及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在這一點上,慶陽已超前布局。
甘肅高質量推進“東數西算”工程(央廣網記者 李紅軍 攝)
“‘東數西算’工程不是簡單地將東部的‘數’放在西部‘算’。”慶陽市工信局信息化建設科科長米世濤介紹,數據中心的高效運轉離不開大量電力保障,電力系統的平穩高效運行也離不開算力支撐,因此統籌算力電力協同布局,有助于促進風光綠電消納和數據中心“零碳”發展,加快實現“雙碳”目標。
數據中心是“能耗大戶”,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建設部黨支部書記王胤添介紹,根據數據預測分析,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終期規模年用電量將達到200億千瓦時,用電量將是2022年慶陽全市用電量的3.2倍。
隴電入魯工程拉開序幕、調峰煤電建設穩步推進、新能源建設項目多點開花……圍繞國家級隴東能源基地建設,慶陽市加快能源資源開發步伐,為數據中心集群用電,打造“零碳”數據中心提供了重要保障。
堅實的能源保障是“東數西算”國家工程“落子”慶陽的關鍵因素之一。據介紹,慶陽是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并存的富集地區,油煤氣能源資源儲備量居陜甘寧地市級第二位,是鄂爾多斯盆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陜甘寧能源“金三角”規劃的重點區域。從新能源來看,豐富的風光電資源,這些都為建設綠色、低碳數據中心集群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立足資源優勢,慶陽市堅持“風光火氫儲核”多能互補,整合優化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要素,加快2220萬千瓦風光電開發和600萬千瓦煤電建設;以隴東換流站為牽引,加快市域電網架構建設,落地建設浙江天能等共享儲能電站,構建“源網荷儲碳數”互動的綠算供能系統;在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規劃建設1座750千伏變電站、3座330千伏變電站、22座110千伏變電站,打造數算電融合樞紐。
2023年,慶陽市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235萬千瓦,發電量達到25億千瓦時,增長35.6%。到“十四五”末,慶陽煤電、風電、光伏電站裝機規模將達到1600萬千瓦·時,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奠定了綠色電力消費根基。
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分析研討監測數據(央廣網發 路世玲 攝)
此外,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下,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重點推出國內首個能碳雙控平臺,對慶陽市34家年耗能在500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開展用能監測、動態評估和預測預警,同時依托“東數西算”園區運行監測平臺,實時監測園區的電能利用效率、水資源利用效率、碳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制冷負載系數和供電負載系數6項運營指標,實現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慶陽)園區可度量的多維全景能源監測。
周繼軍介紹,慶陽將以前端綠色供能、中端智慧運行、末端循環匯碳、全程零碳發展為理念,通過“網絡直連+綠電應用+數據流通”,源網荷儲一體化推進“大數據中心+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以算網、電網“雙網協同”推動數算電“三業融合”。
加速解鎖“數字應用”新場景
日前,慶陽市制定出臺《慶陽市“東數西算”算力券實施方案(試行)》,計劃每年發放1億元的算力券,重點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發展。算力券是支持算力需求主體使用位于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內各類算力資源及算力服務的一種政策工具。據介紹,慶陽算力券總額度目前在全國是最大的,且比例很高,200萬元的申領上限與北京、貴州、蘇州等地一致。
隨著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信息與數據處理能力的提升,不斷拉近了算力資源與應用場景之間的“距離”,催生出一批算力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聚焦新質生產力,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主動,慶陽在打通數據共享瓶頸,激活“數字應用”場景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真正實現“東數西算”全產業鏈條布局。在2023年全國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慶陽市獲“算力高質量發展先鋒獎”。
算力資源調度中心及平臺項目效果圖(央廣網發 慶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數字安全產業方面,慶陽堅持一個規劃引領、一套標準指引、一個平臺承載,推動‘數盾’標準在慶陽首倡、首發、首用,鑄造‘數盾慶陽造’品牌,項目建成后將以示范性項目在全國推廣。”米世濤介紹,目前,慶陽市正積極推進“數盾”體系試點驗證規劃、標準制定、聯合實驗室籌建等工作。
據了解,慶陽積極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數盾體系建設,探索建設“數盾”慶陽模式,攜手打造全國最安全的數據中心集群;聯合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龍頭企業,加快推進“數盾”聯合實驗室建設,開展“東數西算”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研究和安全體系建設的工程探索,形成具有創新理念、先進技術和特色優勢的安全體系建設方案。
與此同時,慶陽生活服務數字化應用模式不斷涌現。
“現在,城區街道上違停的車輛越來越少,環境干凈整潔,交通秩序井然,一切都越來越好了。”西峰區市民葛天名說。
為徹底解決城區街道車輛違停問題,西峰區積極推行“智慧停車”項目,對各類停車設施進行備案管理和數據聯網,實現不同區域、不同時段停車需求的動態分析、車位資源的統籌利用和數據的實時共享,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務。目前,西峰區已啟動秦直東路、安化東路、慶州東路、古象西路等5條道路7個路段852個路內停車泊位的收費管理,智慧停車管理服務平臺及“慶e停”APP功能開發已基本完成。
慶陽新城區俯瞰圖(央廣網發 趙彩霞 攝)
“作為衛生健康行業,我們要全面系統學習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醫療最新政策和新業態、新技術,實施一系列數字健康賦能行動,有效擴大優質醫療資源覆蓋面,全面塑強數字健康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新動能。”慶陽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偉介紹,慶陽市衛生健康委將搶抓“東數西算”工程機遇,全力構建“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新業態,賦能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依托慶陽市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臺及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現有信息化資源,慶陽市衛生健康委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138+21+7”(1個衛生健康大數據中心、3個醫聯體、8縣區緊密型醫共體、21個智慧醫院、7個場景應用)區域信息一體化示范工程,實現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要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重構向縱深發展。”周繼軍介紹,近年來,慶陽舉全市之力、匯內外之智,聚焦樞紐節點“數盾”定位和智算發展方向,推進數據中心與網絡、云、算力等協同發展,落地場景和應用領域愈加豐富。
2024年,慶陽將開放城市CIM平臺+智慧城市、“數盾”體系建設、智慧醫療、智慧交管、全域無人駕駛試點、智慧水利、數字鄉村、智慧教育、智慧生態治理、數算電產業融合創新平臺“十大應用場景”,積極拓展數智應用新領域,全面提升“中國算谷·智慧慶陽”品牌內涵。